我平日除了写些美食文章,有时也会为来汕的朋友或媒体充当潮汕美食的向导。

年蔡澜先生和香港翡翠台来汕头拍摄《蔡澜提菜篮·潮菜篇》,也是由我带路的。对此蔡澜先生在《木棉》这篇文章中是这样说的:“一切数据搜索已经做好,请别担心。资料来源出自张新民所写的《潮菜天下》,我和作者有一面之缘,这次根据这本书,不愁找不到东西吃了。”又说:别人来汕头寻味是需要地图的,但我不需要。本来我们这次来汕头的地图是《潮菜天下》,但有作者亲自陪同,就像有测绘地图的专业人员陪同,那你还要地图干嘛呢?

美食向导的寻食路上经常充满曲折和憧憬(张无忌摄)

也许有人会说:“美食向导,不就是带人四处找吃的嘛。我也经常做美食向导,上我家的泰国亲戚回来,就是由我带去吃饭的!”

说的也是,不带路还当什么向导?但如果只是为了找一家不错的餐馆,那问一下的士司机就得了,何必费事找什么美食向导!实际上人们之所以寻找美食向导,是将他们看成是知味者或美食家,期望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礼记·中庸》这样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虽然人人都得吃饭,但真正懂吃知味的人其实很少,言外之意正是指出美食还是很需要知味的人给予指引的。

也许是这个原因,古今中外各种各样教人吃食寻味的美食书籍才会不断涌现。已故作家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中对美食家的特征做了这样一些描述:美食家的 本领就是对本地的食物了如指掌并且喜欢到处寻食。每当有新奇食物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会火速赶到并且在试味之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古代,知味者则往往被当成是有特殊功能的人,比如春秋时期的名厨易牙,《吕氏春秋》这样说:“淄渑之(水)合者,易牙尝而知之。”淄、渑是齐国(今山东省)境内的两条河流,将两种河水混在一起,易牙一尝就能辨别出来,辨味能力的确匪夷所思。古人还常有“劳薪之味”的说法,说是如果用破车轮子或破旧器具劈成木柴烧水,高明的知味者就会吃出那种异味。

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有趣的是潮汕人冲工夫茶时对水质也很讲究,认为煮水的 燃料是用乌榄核烧成的橄榄炭。去年我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传承人叶汉钟时也谈到了橄榄炭,叶认为橄榄炭的特异之处除了能够让水产生橄榄的清香,还在于火力的猛烈。

他当场用橄榄炭和电磁炉同时煮水,分别倒在茶杯上让我们品尝。说电磁炉虽然将水煮开了,但温度是比不上橄榄炭的,而且橄榄炭的香味能够穿透烧水的砂锅,水的味道也不一样。是不是如此,以后各位有机会时一定要试一试。我自己对此是另有看法的,说白了就是受着物理学的影响,只相信温度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不认为电磁炉与橄榄炭会有什么不同。

相传冲泡潮汕工夫茶的 煮水燃料就是这种橄榄炭

我还认为,美食之于口,正如音乐之于耳,绘画之于目,都是人类创造的艺术。艺术虽然讲究天赋,但大部分知识技能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对于美食的本质,我是这样看的:美食不比饮食,饮食是身体的生理需要,是为了解渴与充饥;美食则是艺术欣赏,是舌头和思维的愉悦。

很多时候,吃喝表现为一种很私人的体验,当时的环境、身体的状况、与什么人同食、进餐的方式、话题和气氛、心情与处境,等等,都会影响人们对食物的评价。但是,美食也是一种能力和境界,需要不断学习、克服和营造。我以为,如果要成为一个美食家或知味者,大约必须具备下面四种美食能力吧:

国内很多有名的美食家都先后到过潮汕寻味

、能够吃出美味。能辨别味道的好坏当然是一切美食活动的基础,如果连香与臭、好与坏都吃不出来,那么这事就不用再提了。有的人天生色盲,有的人则天生味盲,也就是味蕾不发达,味盲跟色盲一样是先天性的,无从补救,如果存有这种缺陷, 的办法当然是远离美食。但与嗅觉一样,味觉的好坏也有后天训练的因素。我年轻时有过10年的调香经历,那时每天必修的课程是闻香训练,做法是用闻香纸条醮取各种单体香料或芳香油,通过闻香牢记它们的香气特征。只有在熟悉各种香味之后,才能够将它们组合起来调配成迷人的香精。

正如文学家和画家需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通过增长学识才能创造出好作品一样,美食家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增长见识来提高自己的“食识”。天天重复牛奶面包或稀饭咸菜是不可能吃出美食家的。要成为知味者,当然 是能够尝遍天下的美食,但受到金钱、时间和签证等因素的限制,我们大多数人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幸好我们可以借助美食书籍或老师的指导学到很多有用的间接经验。

潮汕卤味需要香叶、白豆蔻、南姜、香菜子等多种香料

第二,能够吃出文化。所谓美食,本质上无非是文化对食物的叙述。以鲎粿这种 的潮汕小吃来说,如果别人问你,这种用大米粉做成的粿品为什么称为“鲎粿”?它们是不是用鲎做成的?为什么我只看见虾而看不见鲎?

这时如果你能从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中的“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谈起,讲述唐代以来鲎醢和鲎粿一千余年的演变史,讲述潮汕人关于鲎粿的各种传说和方言俗谚,让人在吃食鲎粿的同时倾听到潮汕美食远古的回声和美妙的故事。这个时候,鲎粿就不再仅仅只是潮阳乡间的一种普普通通的小吃,而会变成地地道道的潮汕美食。

潮汕鲎粿外带点酥,内嫩鲜甜

第三,能够吃出健康。中国饮食有一种很重要的传统,就是“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饮食跟中医一样强调天人合一,适时养生,具体而言就是利用食物原料的特性和配伍烹制出各种各样具有保健作用的美味佳肴,并以之调和阴阳和季节的变化,达到防治疾病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从北宋开始,潮州先贤吴复古就比较完整地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了这种优良传统,他所提出的“安和之道”养生观受到了包括苏东坡在内的众多士子的追奉,所提倡的糜粥文化和“不时不食”的饮食理念至今仍被潮汕人奉为圭臬。

潮州砂锅粥,大米补中益气,河虾肉质松软,营养丰富

可以这样说吧,一个真正懂食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注重健康饮食的人。他对食材和时令会很







































哪家白癜风好治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b/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