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1.html

如果穿越回远古,过上茹毛饮血、天天吃刺生的原始人生活,对你来说,是 一般的享受,还是地狱一样的煎熬呢?

前段时间,国家地理MATTHIEUPALEY在冰川、丛林、热带雨林、草原、海洋等极各种端环境中探访了当地的原始人部落,公布了14张生活在封闭世界的人们的“每日舌尖”图片,跟着冷议君一起来看看吧!

1、被迫吃生猛海鲜。

坐标:马来西亚曼达布安岛。

部落:巴瑶人。

食材:珊瑚鱼、金枪鱼、大螃蟹、大鲍鱼、海藻。

优雅地下潜,轻松地上浮,手里多了一条美丽的珊瑚鱼,不饿,就放回去,饿了,就用油腌一下油煎一下,这便是巴瑶人的日常(当然,图片里这位巴瑶小伙是钓上来的)。

巴瑶人被称为“海上的流浪者”,他们把船当作家,一辈子生活在海洋里,一辈子吃海鲜,当然,是被迫的。

比如高端饭店里 无比的金枪鱼,巴瑶人捕上来用盐搓搓放火上烤烤就吃下肚了。

再比如各种水煮的大螃蟹,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吃就完了,因为不吃就要饿肚子。

不过最近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他们也学会了一些新式做法,比如这道凉拌海藻,换个大号精致的碟子,好像就有点米其林餐厅的感觉了……

至于这锅鲍鱼,可能是巴瑶妈妈给巴瑶孩子炖的家常菜,我寻思这孩子应该是不饿吧,在一旁大睡觉,但我可是看饿了……

2、牦牛奶掺万物。

坐标:帕米尔高原。

部落:吉尔吉斯人。

食材:牦牛奶。

吉尔吉斯妇女的主要任务就是养牦牛挤牛奶,这几个大戒指一看就有来头,灭霸也不敢这么戴。

挤出来的牛奶需要经过特殊发酵处理,从盆里抠出来后,就变成了啥都能掺和着吃的日常食物。

3、野果野物野蜂蜜。

坐标:坦桑尼亚。

部落:哈扎比人。

食材:最出名的是被当地人称为“尼维拉比”(音译)的猴面包树果实,还有野蜂蜜和各种野物。

哈扎比人是世界上 的完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人,他们从不种粮食也不需要圈养家畜,饿了出去转一圈就能找到食物,比如这位小伙找到了一个蜂窝,捅咕捅咕就可以来一顿“生嚼野蜂蜜”。

或者提溜着弓箭,看到活物就嗖嗖嗖。

比如这只倒霉的,但显然猎人们并不打算吃它,因为太小了没有肉,射中它只是为了证明自己高超的箭术。

4、重口味的“暗黑神奇粥”。

坐标:玻利维亚。

部落:齐玛尼人。

食材:车前草、野猪肉、野香蕉、犰狳,方法是“煲粥”,调料是盐。

下图是一位涉水的齐玛尼人,78岁高龄的他,背部宽阔身材瘦削,因为他每天都需要步行很久为全家收集食物,而食物构成却比较单一,所以身材显得既健康又羸弱,没有多余的赘肉。

还是他,穿上衣服后,准备去摘野香蕉,路上偶遇了一只倒霉的犰狳。

回到家,生活烧水,把香蕉囫囵个儿做成了“香蕉粥”,犰狳则分开用树叶保存,留着下次炖“犰狳粥”。

与其它原始部落不同的是,齐玛尼人接受了用盐做调味品,所以喜欢煲粥的他们,口味应该并不清淡。

5、深海刺生。

坐标:北极圈。

部落:因纽特人。

食材:北极露脊鲸肉、海豹肝、雷鸟。

旅行家谷岳在一次穿越中就曾在北极圈内享受了一次鲸鱼肉刺生,用他的话来说是“像冷冻的油脂”,虽然捕鲸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但鲸肉依然是因纽特人不可或缺的传统食物之一。

而这位因纽特小朋友嘴里吃的是海豹肝,原文表述为“他爸爸刚打回来的”,小朋友似乎吃得很香,但这满手的红色应该让看客食欲全无吧……

接下来的这道“煮雷鸟”似乎和粤菜“烤乳鸽”长得比较像,据说肉的口味很轻,但汤里有一股子原始的膻味。

好了,看完了来自冰川、丛林、热带雨林、草原和海洋等极各种几乎接近原始人的食物,大家作何感受呢?这些都是曾经哺育过我们人类祖先的食粮,也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呀,你是饿了呢,还是怕了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tz/1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