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专栏走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17到11月30日期间,驻华韩国文化院举办了“大海的女人——海女”主题摄影展,大家都去看了吗? 这次的展览是为了纪念济州岛海女文化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那么,海女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又是凭借怎样的理由入选非遗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海女,去探寻美丽的济州大海的传说。 海女,准确的定义是在没有呼吸供氧设备的条件下,潜入大海中,以采集海藻和贝类为工作的女性。他们也被称为潜女或者潜嫂。对于他们的潜水方法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做“裸潜渔法”。他们通常活动在水深10m的浅海区,采集一些海螺、鲍鱼、海带和石花菜等海产品,有时也会用渔叉去捕捉鱼类。 世界上只有韩国和日本有海女的分布,韩国的海女大部分都活跃在济州岛区域。根据推算,韩国大约有2万名海女。 海女的形成并非天生的血统,而是由于后天的训练。因为潜水成了她们营生的手段,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群体。她们通常从小就在海边学习游泳,到了十五六岁左右就可以成为独立的海女,接着一直到60岁左右都过着这样的海女生活。更极端的,70多岁的高龄海女们连续几天工作的情形也有。 海女在大海里潜水时,通常是在5m水深浅海,水下作业30秒左右。必要时甚至会到20m深的水下,连续作业2分钟以上。当他们重新回到海面上时,会因为过度的换气发出着“HO-O-I”的声音。 遗憾的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海女们这种原始的捕渔方法逐渐被废弃,海女的数量也在急剧缩减。现存的海女数量仅剩几千人,并且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高龄海女。 济州海女因为在较深水域的长时间作业能力,以及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耐受力,非同寻常的肺活量和意志力,得到了许多非常高的评价,也在年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理解的海女精神是,即使环境恶劣,也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在勇敢的生存下来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的挑战。即使我们从事着其他的职业,是不是也可以从济州海女的精神中获得激励呢? 文:驻华韩国文化院 期中韩大学生志愿者王昱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z/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玩女朋友的最高境界
- 下一篇文章: 鲍鱼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鲍鱼的营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