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走进排上一场600余年傩
福祟庵,座落于湘东区排上镇毛园村,始建于元朝至治年间的公元年,有将近年的历史,气势宏伟,有大殿、观音堂、戏台等,是至今保存完整的傩文化庙宇之一。目前,仍保存有傩面具具,傩舞28曲之多。屈原所创作的楚辞《九歌》,作为我国最古老且有文字可考的傩乐傩舞诗词,在毛园傩乐傩舞中可以找出影子。 传说于元朝至治年间,陈氏先祖迁居至此地。在傩仪盛行的朝代,当时此地无庙也无神论。一次山洪暴发中,庵岑的山岸崩塌,发现了4具石制傩面具,于是陈氏自建了一座小庵,将4具傩面具供奉于内。后经陈氏数十代的修建与增置,至清乾隆年间,已建成两间庵馆,初具规模。期间先后增置木傩面具具,编排傩舞40多场,形成独具地方风格与乡士风情特色的傩文化。受解放期间文革的影响,福祟庵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损坏严重,傩面具被收缴。期间陈氏家族将傩面具深藏于石洞中,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傩庙,而此时,保存下来的傩面具只有86具,仅为原有的五分之一。年,中央文化部刘迁和靳之林两位教授前来考察,据他们在全国各地考察的结论,除贵州省某地保存具外,毛园福祟庵保存的古傩面具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且刘迁教授留下了“福祸互转有法由辨证,祟尚公理正气在民间”的对联于傩庙正堂。年法国 汉学家、法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班文干·班巴偌来毛园祟庵考察,他说道:“到了萍乡才知道中国傩文化天外有天,这天外天就在萍乡。”并开心地从民间艺人陈团发手里买了两具新木雕刻的傩面具。 目前,毛园福祟庵仍保存的傩面具近百具之多,为全国罕见,其中以“三元”唐、葛、周三傩神为主神,据说他们是同母异父的三兄弟,他们脸部肤色分“红黑*”三种,在民间乡里广泛流传着唐宏、葛雍、周武三位傩神驱*逐疫的神话故事。据史料记载:唐、葛、周三人是周幽王的谏官,因周幽王昏庸而辞官修道。一类神是历史中广为流传的人物,如清廉正直的包公、忠肝义胆的关羽、公正无私的判官、哪吒等世俗人物;还有一类是反面人物的神,如小*、瘟神,常与主神相映衬,祭祀以求不为害。 几类面具各具特色,有的凶猛狰狞,有的和蔼端庄,有的则诙谐幽默。面具多为杨柳木和香樟木所制,现存的古老傩面具中有石制与铁制面具各一具,是福祟庵中最古老的傩面具,年代已无从考证。傩面具的艺术风格,既浑厚、粗犷,又不乏精雕细刻、色彩讲究,拙朴的民间造型手法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地刻划了民间神话中的神灵、*怪及各类传说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性格鲜明,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华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 傩舞,毛园俗称为“仰傩神”,除了傩面具,傩舞使用的道具还有色彩鲜明的古装,乐器为鼓、钟,锣等民间乐器。现毛园福祟庵仍保留着具有原始傩舞特色的戏曲28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中独具特色的有《启师》《太子》《拜将》等,具有原始舞中的粗犷、豪迈、正气凛然、激烈奔放、勇猛刚毅的风格。《关公战颜良》二人持刀交战对打,做碰刀、背刀、冲掌、劈刀、拍脚、扛刀、立、蹦跳等动作,其速度快而不乱,既猛又稳,敏捷轻巧,不停地变换位置做耍刀花、碰肩、过河等动作。《关公观南北二斗》舞步稳健,舞姿独特,无论是做三步(退一步、上一步、跳一步的舞步动作),还是连续做摸脸、掌、拍头的手部动作,以及持刀观天、举刀望天等动作,给人以肃然、持重之感。总之,毛园傩舞长于对打,动作舒展有力,以弓箭步跪步对舞为特点,曾获得“中华一绝”、“中华奇葩”等多项傩仪表演活动奖项。 守护人陈洪礼 省级传承人陈全富 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十五日为出傩时间,正月请傩,为家宅避疫驱瘟,以保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一年平安,又为春节添上更浓郁的节日气氛。每年的7月20日还会举行大型的庙会,祭神、祭庙的仪式和大型的傩舞,更添加了傩的神秘色彩。 “摘下面具是农民,戴上面具是傩神”,毛园福祟庵现有一支傩班,属陈氏家族世代相传的傩艺。当地农民陈洪礼在年获全国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陈全富在年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萍乡湘东傩面具代表性传承人。
供稿:排上镇 编辑:鲍 稣 湘东区官方*务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北京白癜风治疗 医院电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tz/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YunClub美食吃鲍贡蟹,品快意
- 下一篇文章: 重磅阳逻华中影视城已重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