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展览

背着房子去旅行

贝类动物展

看展览 是长知识的 途径之一,比起枯燥的看书视图,更加的直观生动。《背着房子去旅行——贝类动物的世界》展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了消食,周末与友人喝完早茶后,顶着台风雨,例行来到省博溜达。亏得来了,亏得时间不是太充裕,否则选择了泰坦尼克号特展,就错过了这个妙趣横生、大开眼界的展览。

贝类动物,学名“软体动物”。展览的 句话,就让我蒙了。在往常的认知里,贝类动物与软体动物并不能划等号,贝类最多算是软体动物的一种。然而,展览明确地告诉我,我错了!而且,像蚯蚓、毛毛虫、水母等这些常说的,却竟然不属于软体动物!扶墙……

霸王凤凰螺

因为身体非常柔软,体内没有骨骼,为了支撑并保护自己,软体动物的体外几乎都覆盖着各式各样的“房屋”——贝壳,因此得名“贝类”。贝壳,不仅作为这一族群独具一格的形态特征,更是其完成“生命之旅”不可或缺的栖息居所。所以,建造房屋就成了贝类动物的终生大事,甚至在它们的身体与生命消亡之后,这些巧夺天工的毕生杰作依然还能长久的留存着,承载着生命的印记,展示着曾经的流光岁月。

万宝螺

作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类,贝类动物的种类多达12万种以上。此次展览,就展出了多件、多种贝类动物的贝壳。有的大如斗罗,有的小比甲片。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目不暇接!

按照介绍,庞大的贝类家族有7大类别,包括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腹足纲、瓣鳃纲、头足纲(其实我并没整明白),每一个类别的建筑师都属于不同的建筑流派,其建造的房屋造型各异,各具特点,有螺旋、对称、天窗等等。不过,这些知识点于我而言,太专业、过于复杂,我就从自己欣赏的角度,回顾那些让我难忘的奇美房屋吧。

------------“越看越饿”系列------------

贝类动物与我们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作为美食,让我们满足口腹之欲。不过,这会儿说的不是这个。作为资历浅的吃货,我发现,许多贝类动物的房屋根本就是各种食物造型!或许,我们日常吃的那许多吃食,其实是从这里借鉴的形象?请各位老饕们看图自行判断吧。

水饺(海兔螺)

羊角包(漩涡峨螺)

牛角包(龙骨同心蛤)

花卷(花点鹑螺)

菱角(菱角螺)

洋葱(洋葱螺)

还是洋葱(小洋葱螺)

玉米(南非谷米螺)

甜筒(帝王芋螺)

竹笋(大笋螺)

这一溜下来,感觉都可以整一桌了, 管饱!

------------“眼里最美”系列------------

贝类动物穷其一生,都在以建筑师的身份,为建造自己的房屋而努力着,凭自己所能建出自认为最美的居所。他们有些技艺高超,建的房屋更属于豪宅顶配级别,着实让人羡慕。

大法螺

首先要隆重推出的,就是知名的大法螺。法螺的螺塔高而尖,壳大且厚,壳表有着深褐色和新月形斑纹。因吹螺之声可远闻,且声音勇猛,因此古代的部族或者*队常用它作为号角。又因寺院和庙宇的僧道用此作为布道昭示的法器,故名“法螺”。

大西洋大法螺

也有不争气的……

还没长大毕业的……

峨螺

与法螺的气势恢宏不同,峨螺则是精致娇柔的代表,很是招人怜爱。

晶莹峨螺

左旋峨螺

勇士峨螺(谁说峨螺里没壮汉?!)

花仙螺

花仙螺虽与峨螺同样的精致,但个头实在娇小,一般也就2—6公分长。跟她在一块儿,峨螺都变成了女汉子……

螺旋花仙螺

紫堡花仙螺

白玫瑰花仙螺

鲍螺

一说到“鲍、参、翅、肚”,吃货必定很开心,其中素称“海味之冠”的鲍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而很得人欢心。我就很喜欢鲍鱼厚实饱满的口感,吃起来很有满足感。不过吃归吃,却从来没仔细看过鲍壳,现在才发现有许多鲍壳精美无比。

南非鲍螺

皱纹盘鲍

孔雀鲍螺

其它美贝

上面所述的几类,整体外貌质素很高(虽然不排除也有歪瓜裂枣的存在),不过还有一些,因为自身个体太过令人惊艳,哪里的出身反倒不让人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wz/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