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模拟题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安顿儿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班级举行读书报告会,围绕“孟母三迁的当代启示”进行讨论。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远离鲍鱼肆,靠近芝兰室

文/李寨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远离鲍鱼肆,靠近芝兰室,即避开不良环境,选择优良环境。

《晏子春秋》有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一个物种,在不同环境下生长,会结出不一样的果实。由此可知,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极大。孟子小时候,家在墓地旁边,“嬉游为墓间之事”;家在市场旁边,“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家在学校旁边,“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就是这方面的明证。在教育家洛克看来,人生下来是一张白板,后天的环境就像颜料,不断给白板染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我们当然希望在自己的人生白板上描绘精彩的图画,而不是杂乱的涂鸦,因此必须避开不良环境,选择优良环境。

或有人言,此言谬矣,人有主观能动性,并非被动接受环境,可以保持自我独立性。毋庸讳言,确实有人可以克服不良环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然而,这样的人数量极少,且都是成年以后,有明确而稳定的三观才可以做到。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三观正在形成,还没有成型,也不稳定。在此时期,极易受周边环境影响,很难做到“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因此,明智做法是远离鲍鱼肆,不染其臭;靠近芝兰室,久闻其香。换言之,在成长阶段,我们不能让不良环境同化自己,而要与优良环境融为一体。

众所周知,环境虽然跟物质相关,但主要由人构成。从这个层面说,避开不良环境,选择优良环境,主要是选人。对于青少年而言,选人的重中之重,是择友。择友应该避开损友,选择益友。孔子有“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的说法,可以作为损友和益友的区分依据。跟益友相处,就是与大雁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广袤天空;跟损友厮混,就是与苍蝇为伍,所到之处皆是污秽狼藉。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擦亮眼睛,选择益友,避开损友,为自己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总有一些同学喜欢跟狐朋狗友称兄道弟,却对良师益友敬而远之。究其原因,狐朋狗友会纵其欲望,一起吃喝玩乐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而良师益友会鼓励他用心学习,一起上进形成“埋头苦读”的环境。意志薄弱的学生,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于是堕入“花花世界”,逃离“书山学海”。其实,这样做极不明智。要知道,青少年阶段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在这个阶段因受狐朋狗友影响而荒废学习,必将留下终身遗憾。为了不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叹上演,请与珠玉同群,而不要与瓦砾为伍。

俗语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会在人的身上刻入深深的烙印。让我们远离鲍鱼肆,靠近芝兰室,成为眼中有火、心中有光的时代新青年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wz/1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