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一处内脏治痛风肾虚10多种病,但50
如果给鱼身的各个部位做排行,你知道鱼的哪处内脏最值得一吃?鱼的肚子剖开后,你知道哪处内脏是绝对不能扔的?这个问题难倒很多人,因为50%的人会把鱼的这处内脏扔入垃圾中:吃起来又没味道,而且看着挺恶心的,留着它干嘛!这处内脏就是鱼鳔。图中红线标出部分即为鱼鳔鱼鳔很有营养、很有价值?很多人也许会这样质疑了。是的!非常有营养、有价值。鱼鳔在中医里属于药食同源的代表,从汉代起就开始入药了,唐朝被作为贡品,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吃。鱼鳔如此之好,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呢?这事说起来话长。先从%的人不认识的两个字说起吧。哪两个字?——鱁鮧。就是这两个字怎么读?正确的读音为:zhú、yí。这两个字谁发明的?这么难写!学界认为两个字是源自汉朝,与汉武大帝有关。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早于汉朝的武帝,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夷人与吴王所率的部队发生战争,吴王率军追逐夷人到海上,双方拒沙洲对峙月余。当时海上风起浪大,吴王军队的粮草供应不济,军心不稳。吴王只好焚香祈祷求老天爷帮忙,别说这招还真管用,求天帮忙的话音方落,海上忽起大风,水面上涌起如金波般的海鱼,层层环绕着吴王部队所处的沙洲。吴王令人捕捞这些海鱼,三军饱餐后斗志旺盛。吴王和夷人之战的产物而夷人没有捕获到这些海鱼,也因为粮草耗尽,只好伏首投降,向吴王献上财宝和投降款。吴王则大度地回之以礼,把没吃完的金色海鱼剖开,取出鱼鳔,用海水腌制后送给夷人,以解对方的粮草之急,双方于是罢兵休好。因为是在追逐夷人的战斗中发生的这个事情,所以吴王把经过腌制的、回送的鱼鳔称为——鱁鮧,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追逐夷人,并加上了鱼字旁。吴王水平好高啊,自己吃鱼肉,把鱼鳔送人还顺便造了两个字……有文化太可怕。估计夷人也没弄懂回送来的是啥食物。这两个极其难认、也难写的字的故事说完了。让我们再来看看其药用价值。据《本草拾遗》、《本草新编》、《本草求源》等药典记载,有关鱁鮧的药方有20余种,食疗的做法有10多种。药食同源是中医的一大理论中医药典里记载的其药用范围包括:补肾益精,滋养筋骨,消肿,治肾虚滑精,破伤风,血崩,痛风……适用于10多种病,还有养颜的功效,特别适合产后的妇女等。齐民要术中对鱼鳔的加工有记载按照《齐民要术》等古籍所说,只有石首科中的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鲟科中的中华鲟、鳇鱼等,它们的鱼鳔经过干制等加工后,才能称之为鱁鮧。也就是说,一般鱼的鱼鳔是无法加工成鱁鮧的。而受限于传统渔业捕捞技术,以及南北方文化的差异等,食用鱁鮧用来滋养身体,长时期里只在南方沿海比较时兴。鱼鳔入药和冬虫夏草一样珍贵因此,多数人包括济南人没有把鱼鳔留下来,经过干制加工成鱁鮧的习惯。其实,不仅是石首科、鲟科的鱼可以将鱼鳔制成鱁鮧,像鳕鱼、鳗鱼甚至淡水鱼中的鲤鱼、鲶鱼等,其鱼鳔都可以干制后食用、入药。也就是说,今后买了鲤鱼、鲶鱼,一定要把鱼鳔留下来,不要随手丢弃,这可是好东西啊!鱼鳔干制后成为鱁鮧,也许是这两个字太难写、难认,现代人更习惯将其称之为花胶、鱼胶,同鱼骨、海参、鱼翅、鲍鱼、干贝、鱼唇、鱼子并称为“海八珍”。本文的重点来了,买来那个那个两个字——实在太难写了,干脆不再用鱁鮧这两个字,还是用花胶来代替。从超市上买来花胶后,应该如何泡发呢?家庭泡发的方法如下:好的花胶色泽白中透黄1、先在热水浸泡,软化,再将花胶放入沸水煮制约20分钟。2、自然冷却后取出,再用冷水泡三天,每天一换水即可。泡发好的花胶可以像吃海参一样,用于煲汤、煲粥等,还可以加入枸杞、莲子、人参等一起制成药粥。本文的第二个重点来了,如果买来鱼,不再把鱼鳔随手丢弃,如何将其制成花胶呢?家庭干制鱼鳔的方法如下:在家里可以简单的自制花胶1、取出鱼鳔剖开,将其翻套过来,洗掉血丝及粘液等。2、放入烤箱烘制、压扁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切记的是,烘烤的时间严格把握,根据鱼鳔大小不同,时间10至20分钟,不能完全烘脆,也不能火候不到。如果嫌这个事太麻烦,还有简单的。就是把鱼鳔剖开洗净后,直接放入冰箱中冷藏,食用时取出解冻即可。有条件可以在家自制一碗花胶鱼鳔——鱁鮧——花胶、鱼胶……这样的好东西你有没有兴趣去尝尝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干制后的花胶虽然可以长久保存,但是因为加工时的工艺水平不一,部分水份较多的花胶也会出现腐化甚至发臭的问题,所以还是尽早食用为好。(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tz/16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进海底两万里金台资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