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好品进万家老菜新做展现独特商埠味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崔晓蕾见习记者胡泉 泱泱古齐,悠悠千载。 淄博,春秋时期的齐国都城,鲁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史记》有云:“齐带山海,膏壤千里。”三千年的齐风古韵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使淄博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味觉盛宴,更处处彰显着文化魅力。 6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知味斋大酒店,一台鲁商迎宾宴映入眼前。整体台面选用丝绸为底布,餐具选用中国名贵瓷器鲁青瓷,主题文化艺术品以百鸟朝凤为文化主题,选用面塑技艺,寓意对宾客的欢迎与尊重。餐前水果、点心、冷菜、开胃菜各四道,寓意喜迎四方来客;餐中大菜、主菜、味菜各四道,寓意一年四季平安;餐后饭菜、主食各两道,寓意十全十美。 “鲁商迎宾宴汲取了‘和合共生’的东方文明精髓,将‘知风味、知情味、知品味’的三味文化融入其中,使商埠文化、美食文化与鲁商文化得到融合与升华。”山东知味斋餐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旭介绍,这不仅体现了厚道鲁商的待客之礼,同时诠释出了诚信、厚道、包容、开放的鲁商精神。 淄博周村自古纺织业发达,当地人因丝而商,四面八方的客商纷至沓来,周村成为鲁商发源地。优越的经商环境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促进了美食文化的成长。外地商人带来的特色食材与本土的烹饪技法不断碰撞,逐渐形成了以“南北融合、选材广泛、味型丰富、本味突出”为特点的商埠菜。 20世纪80年代,知味斋创立于周村。植根这片沃土上,知味斋最终将从传统衍变而来的周村商埠菜传承发扬,既做到了对鲁商菜文化的继承弘扬,又独具匠心地改良提炼,成为了商埠菜文化的集大成者。 “商埠菜融合了苏菜的刀工精细、追求本味;粤菜的选材广泛、口味清淡;川菜的味型丰富、麻辣鲜香。此外,浙、闽、湘、皖的烹饪技艺和代表菜,在商埠菜经营中都有体现。”王旭说。 在淄博,不仅能品尝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齐风鲁菜,更能体验到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齐韵文化。 田忌赛马、中流砥柱、文韬武略、志高气扬……记者在酒店包间看到,每位食客的餐具旁都有一张四字卡片,卡片上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也对知味斋的菜品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做的这道‘管鲍之交’,就是以该历史故事为灵感创作而成。”知味斋行政总厨张刚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 鲍鱼和笔管鱼处理干净后改梳子花刀,制成菊花状;锅内烧水,水温合适时将鲍鱼和笔管鱼分别下入锅中,煮至八成熟后捞出装盘;再采用汤爆的技法,用沸汤浇熟鲍鱼和笔管鱼;最后加以枸杞点缀……如此一来,一道“管鲍之交”就做好了。 妙手匠心的张刚,不仅重视传统鲁菜的继承发扬,还非常善于改良创新。他将经典鲁菜清汤燕菜改良成了“金汤素燕”,并获得了新鲁菜大赛“十大创新菜品”的荣誉。改良后的金汤素燕色彩艳丽,口感顺滑,味道香甜,营养丰富,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传统与创新不断交融,商埠菜有了百样滋味。交融的目的是适应,适应时代,迎合市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知味斋在弘扬餐饮文化的同时,更展示了淄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其精湛的厨艺、优质的服务,为我市做大做强餐饮业、扩大餐饮消费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tz/14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猪肉太贵,不如做道素鲍鱼吃,一盘成本
- 下一篇文章: 它被誉为淡水鲍鱼,含钙量是海参的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