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粿条的启发
用叙事式去描写美食美味,除了要熟悉食材来源和种养殖环境之外,还要熟悉它的具体属性和品味。作为厨者还必须要熟悉烹调过程,才能在进入到饮食王国去,解开各个环节的密码。由此才能把煎、炒、烙、烧、焗、炸各种烹法简述出来,让你知道其色、香、味、形、器、温的相互关联,达到理解咸、甜、酸、香、辣的味道因果。①有人叫我写一篇炒粿条的故事,在写与不写之间,似乎感到有些纠葛,毕竟只是一味很普通的炒粿条。粿条,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放在庞大的美食体系中,真的是不太显眼了。忽然间,我在炒粿条及其它烹饪方法的静思中被突破了,发现了它的适应范围还是挺大的。从田间稻谷到被收割晒成谷粒,从谷粒加工成米粒是一个过程。从大米被漫泡吸水回软,再磨成米粉浆又是一个过程。从米粉浆到蒸成一张张粿皮是一个过程,在一张张粿皮被切成粗幼不同的粿条,再从不一样的烹炒方式中,同时看到不一样味道的粿条出现,你才会渐渐领悟和看到粿条有它宽广的一面。既然是这样,就把炒粿条拿出来说说吧?于是先说说被忘记了,一个过去的,挺有趣的戏(洒)水炒粿条吧。哈哈哈!戏(洒)水炒粿条,有意思。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民间生活,最能让大家高兴的是城市每年会举办一二次物资交流会。汕头市新华老电影院旁边有一条利安路,经常会被临时围起来,作为物资交流会的主会场,物资交流会场也会根据各种物资的供应,设成区域而分派成不同摊位。饮食部份理所当然的是离不开当地风味小吃,因而多种风味小吃都会被集中在一片方位上。在当年,尽管物资匮乏,但仍不失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场面。大凡平民百姓逛游此等物资交流会,无非是看一些适合家用之物,选购一点。之后便是更多的人拥到各风味小吃摊点前,寻找自己喜欢的小吃,民以食为天嘛。逛游物资交流会,看饮食摊,那时候我则特别喜欢看到他们现场加工食物过程,如烹炸油粿、包粽球、煎炸无米粿(水晶球)、煎蚝烙、炒糕粿、炒粿条等,总是感到有一种仪式感吸引你。 △素炒粿条 ②食人*斌先生来找过我,想探询汕头市的一些小吃,能否利用到厦门去作临街经营。当他说到要用一味炒粿条,描绘出一幅仪式感来吸引路人驻足观看或入室品尝时。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曾经在利安路有过的大鼎炒粿吗?这不就是当年利安路物资交流会出现过的包菜炒粿条的形式吗?我们当年在利安路的物资交流会吃炒粿条不就是这样吗?仪式感强烈,只是当年这种经营还没有真正入室和用玻璃隔开。当年的炒粿条是比较简单的。普通的食材原料,没有肉,只用包菜去炒粿条,加点酱油和辣椒酱,按现在说法叫素炒。在当年叫炒包菜粿条,供应上不需要粮票,五分钱一小盘。我喜欢看他们炒粿条,煤炭炉上面放着一个特大生鼎,包菜切成与粿条一样粗细条,放在鼎中炒至七成熟,然后杷粿条放入去,加入酱油和辣椒酱,洒喷上一点水,任由师傅不停的翻炒,目的是让粿条和包菜松开又复合在一起。为了控制油朥的投入,师傅们在翻炒粿条时候会时不时喷洒一点水到大鼎中去,冷热相碰,顿时会让鼎中发出吱吱声,随着铁铲和铁勺的不停翻炒搅动,热气迅速上升。由此我们认为当年物资交流会的饮食摊点所炒的粿条是戏水炒熟的,故此民间送给它一个别名——戏(洒)水炒粿条。③几十年过去了,闲来无事,到处寻吃,发觉炒粿条在很多地方有着不尽相同的炒法和搭配调料调味品,基至粿条的切法也不相同。都是稻谷米浆调成,水质也有区别,偏远山区的粿条,用山泉水去冲浆,通过笼巡上炊成一张张粿皮后,再切成一条条粗细条,炒出来的粿条柔软甘滑香口。有一次我们到饶平新丰镇,品尝到一店家的“大柴粿”。在简陋的路边店面中蒸炊粿条和用大鼎炒粿条,一切都是用木柴火去完成。其实我对于用木柴火去烧的种种说法另有看法,总觉得是噱头。而我更多的是注意他们的米浆和水质。城市的水质由于自来水厂在水质的处理上加入漂白粉之类去消*,受其药性影响,蒸出来的粿条粗硬无柔软度,甘纯也不到位,故此炒粿条难以用纯甘滑口的字眼形容。再者稻谷米浆有无添加生粉浆也是一个品味考验,加多了会变硬而易断。潮汕人普遍推崇的揭阳粿条,他们在选择大米时更注重米的质量,烹制出来的粿条柔韧有度,弹性强烈,断裂相对少些,非常适合炒粿条。△炒菜脯芥兰粿条④还是谈一些炒粿条的品味吧。除去包菜炒粿条有特殊年代原因之外,潮汕的炒粿条真是千样百味,咸、甜、酸、辣、鲜会让你尝味不尽。干炒、湿炒和盖料、拌料的手法,层次不穷让你叹其工夫到家,自愧不知,天下竟然有如此之味道。先谈干炒和湿炒的区别,所谓干炒粿条就意味着你加料或不加料,粿条炒成后是不能见到汤汁,而且还要呈蓬松状态,吃时香气窜腔。湿炒则在其炒粿条成品后,含汁嫩滑,具有厚重的浓汁香气。盖料淋粿和拌料炒粿的区别,很多时候体现在价值的直观上,特别是湿炒,带有汤汁的盖料,更能让直观看到物料的价值所在。至于拌料炒粿条,最适合是用在干炒方面上,直观稍为差些,但事先上的拌料通过混合干炒,使炒粿条更加能入味。简单叙述了干炒与湿炒烹调法区别,再把盖料与拌料辨明,有趣的各种炒粿条就难不倒你了。我们再来描述炒粿条的种类和一些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趣味性。△炒笋丝粿条 如“炒牛肉芥兰粿条”,是潮汕人熟悉的,它是可以不加入沙茶酱去炒的一味炒粿条,到潮汕酒楼食肆随时能点到的一个品种。如果在前面加沙茶二字,即变成了“炒沙茶牛肉芥兰粿条”,那就 要加入沙茶酱。因此从这两个炒粿条的字眼上就可以看出两个不同的味感方向,其区别关健就是在沙茶酱上。另外在炒纯芥兰粿条的基础上加入菜脯粒,可以取名“炒菜脯芥兰粿条”。论季节性强烈的炒粿条要算入夏的“笋丝炒粿条”,特别是在揭阳市的埔田镇,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把笋丝炒粿条烹得淋漓尽致。又例如加入鲜虾仁即是“炒笋丝虾仁粿条”,加入鸡肉丝叫“炒笋丝鸡丝粿条”。潮汕人炒粿条则是比较注重海鲜料的投入,其中以鲜虾仁,鲜鱿鱼最为甚者,炒的时候配上豆芽、葱段或者番茄、葱段,非常有特色。同时也可以用干炒或者湿炒的方法进行烹制,达到你喜欢的款式。也有人喜欢用活鲍鱼去炒粿条,用在炒粿条这一方面来算是提上一级档次,然而价位不菲。用活鲍鱼去炒粿条,鲍鱼要清洗干净,片成薄片或切成齿形条状,要视其搭配的辅料。本人觉得 是取用芥兰心叶,然后用半湿的炒法,有拌炒的功能,这样才能达到炒粿条既有浓汁味感,又有鲍鱼的鲜味和粿条滑嘴。有一味很特别的海鲜炒粿条,叫“炒佃鱼粿条”,其操作难度相当大。首先要把佃鱼去掉头骨,然后取出鱼肉,因为佃鱼肉容易糜烂,在加入到粿中去翻炒要特别小心,要不然会影响炒佃鱼粿条的美观。炒佃鱼粿条,味道鲜美,搭配到粿条中去,处理得当, 是难忘的美味。(佃鱼:学名龙头鱼,广州人称为九肚鱼,又称豆腐鱼。)△炒佃鱼粿条 ⑤师傅啊!客人点的“煎*金茄汁粿条”,煎好未。他们在等着呢?在这个时候,炒菜的师傅都会没有好脾气的回话。主要原因是,煎*金茄汁粿条是一个费工夫的厨活,此时是工作的尾声了,累了。对于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不予理会。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一味叫煎*金茄汁粿条,这是一味值得推崇的普通煎炒粿条,它除了搭配上合理,调酱方便,酸甜有度,开胃惹嘴,特别吸引人。煎*金粿条,它更主要是一个体现厨艺上含有干炒与湿炒同时存在的炒粿条。现在介绍这味煎*金茄汁粿条的操作过程:原材料:米浆粿条2斤,生番茄3粒,茄汁2两,猪颈肉2两,鲜虾仁2两,葱2条。调配料:味精,白糖,鱼露,酱油,麻油,湿粉,生油。操作过程:一,先将粿条撕开分离,然后用少许酱油上色候用。把生番茄用滚水烫一下,撕去外皮,切开后除去内籽,然后用刀捣碎候用。葱切成小段候用。二,猪颈肉切细片,鲜虾仁片开,然后用酱油上色腌制,挂上湿粉护身候用。三,把鲜虾仁和肉片拉油,再把番茄碎放入鼎中煮成一个浆状,调入葱段,茄汁,白糖,味精,再把肉料汇入,调至适合的口感后,装进一个煲中。四,烧鼎热油,投入粿条,通过炒热、炒透后铺开,然后用慢火煎至两面都是*金色。在上席时你可根据人数而分位,也可整盘上席,同时配上番茄汁,由客人自行调配。△番茄汁淋料⑥啰哩啰嗦说一堆了,炒粿条确实是日常生活中,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有一句想说的话,未说。就是你若问我吃什么炒粿条呢?我最喜欢的是“炒蒜仔粿条”,用干炒的手段去完成。怎么炒呢?透露一下,蒜仔和葱、芹菜的比例形成,是一成蒜仔配比二成芹菜和三成青葱搭配,然后切细段节。还需要一点鲜虾剁碎和猪颈肉片来支撑味道,关健还要有鸡蛋的加入。先把粿条用油炒开后煎至*金色,再加入鸡蛋,目的是收干油份和提香气。蒜仔等辅料要通过热炒后,再调和味道,适量保持有点汤汁,把煎好的粿条汇总,迅速翻炒,然后在鼎气衬托下收干水份。此时的干炒粿它具有香气足,松爽口,更有蛋香的芬芳绵延。以上所写的炒粿条事例和品种,都是我亲历过和烹制过,与他人的炒粿条无关,与其他人的看法也无关。炒粿条的品味真的还有很多,难以说全,今后有空再聊吧。△鲍鱼炒粿条潮菜潮味,与您共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z/8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祝福语很干净的4句话,终生受用
- 下一篇文章: 爱bull修炼bull沟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