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街中山路的变迁
提到青岛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 美丽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美味的海鲜以及冰凉的啤酒 却很少有人提及青岛的老街 青岛的老街伴随着这个城市 有太多的故事 而中山路无疑是 有代表性的一条 它曾经是青岛的“名片” 也可以说是青岛商业的“母脉”! 一条街=一座城的历史=青岛的历史随着“开埠” 而逐渐为大众所熟知 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 德国人为了从栈桥运输物资 建筑大港和小港的需要 于年修建了中山路 而中山路开辟前是大鲍鱼村 位于如今四方路、海泊路一带 年拆除 德占初期的中山路南段 右侧的平房就是最早的胶州旅馆 两个带塔楼的建筑是贝格学生公寓(建于年) 和水师饭店(建于年) 北段自德县路口至大窑沟 属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 建造胶澳总督府和总督官邸 称山东街,俗称大马路 这是一张难得的老照片 foluzu(福禄寿电影院) 当时正在上映的电影是曾获得 第十一届奥斯卡(年) 影片提名的《铁翼九霄》 当年的青岛“国际范”满满 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将山东路改称中山路 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 此路又复称山东路 年日本投降后 恢复了中山路的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中山路从无到有 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金阶段 辉煌阶段、衰落阶段和振兴阶段 回首百年中山路 岁月沧桑,令人感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山路 被称为“山东 商业街” x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孕育 和诞生了像春和楼、亨得利、谦祥益等 众多的民族商业 并且带动了整个青岛的持续繁华 50年代解放初期的中山路 而随着60年代的到来 整个中山路开始归于平静 昔日繁荣的大街 见不到熙熙攘攘的行人 70年代,人流开始慢慢的增多 到了80年代 改革开放开始了 青岛本身作为沿海城市 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山路也展现了昔日的繁荣 繁荣的街道上 总能嗅到商业的味道 90年代 中山路一直引领着青岛的时尚前沿 “身穿谦祥益,脚蹬盛锡福,手戴亨得利 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 曾是老青岛时尚人士的标准“配置” 90年代中山路上啤酒节巡游车队 曾几何时,中山路不再 作为青岛的商业中心 连旅游重心都往东部海景和五四广场 路上略显空寂 进入21世纪 青岛人民意识到中山路的重要性 这里开始整修保护翻新 中山路又变成了 青岛标志的形象之一 如今,这里人流攒动 游客络绎不绝 成为青岛最出名的景点之一 一栋楼=一条街的灵*=中山路开埠之后 不论是德国还是日本 都修建了许多建筑 而很多至今任然保留下来 中山路1号 紧靠栈桥的 是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 个俱乐部 如今这里变成了一家餐厅 有空来这里喝一杯吧 海*俱乐部 既是当时德国海*的俱乐部 也是青岛 座设有大型礼堂的建筑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 该建筑为日本居留民团 日本侨民协会办公处 年,为美国海*俱乐部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 共青团青岛市委办公楼 现由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使用 亨宝商业大楼旧址 位于中山路、肥城路路口 建于年,建筑风格为 德国文艺复兴式复古风格 而今它依然在青岛商业最活跃的地段 为青岛市的经济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胶州旅馆旧址 在斐迭里街(今中山路)上的 这栋年前建造的 清水红砖砌墙的三层旅馆建筑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尽管在近百年中数易其主 但大部分门窗和室内的 硬木地板却依然保持本色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 中山路93号,罗马式建筑 建于年。交通银行是旧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年在青岛设立分行 后在中心商业街中山路建造了银行大楼 当时的中山路是青岛的金融中心 各大银行都齐聚此处 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作为 中国建设银行的营业大楼,一直沿用至今 青岛商会旧址 位于市南区中山路72号 建于年。德国三段式建筑 建筑格调清新典雅颇具特色 现为青岛市工商联合会商务中心使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z/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在国外15元买了一包方便面结果被里面的鲍
- 下一篇文章: 全伦敦性价比最高的鲍鱼宴原来在这家,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