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能成为可持续的新增长点吗?

文│吴丽华

疫情期间,不少星级酒店尝试卖馒头等“大众食品”,努力挺过难关(大河酒店供图)

“去酒店的便民服务点,看看什么卤菜卖得更好,再回面点厨房帮忙,一天包上多个包子,做上两三百个馒头。”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河南一家星级酒店厨师长曹少俊的主要工作。

新冠疫情下,酒店行业进入“速冻”模式,住宿、餐饮、会议需求几乎一夜归零。曹少俊所在的酒店,抓住特殊时期周边居民的日常需求,通过供应包子、馒头、面条等,使得餐饮营收大幅增长。此外,特殊时期开发的线上销售、社群营销等新玩法,也为酒店业的未来发展探明方向。

“我估算了一下,依靠此次开拓的新业务,每年可以增加万元的利润。”曹少俊所在酒店的总经理说。

想尽办法“解冻”的显然不止这家酒店,深受本次疫情影响的酒店行业,正在通过种种方式,努力挺过难关。

星级酒店卖馒头

曹少俊工作的变化有点偶然。

新冠疫情之下,多地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他所在的郑州也在其中。居民们响应号召,“宅在家为国家作贡献”,包括酒店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停业。

河南是面食大省,一些闲下来的酒店工作人员,不断听到亲戚朋友抱怨存粮告急,买不到馒头。有人提出,酒店有场地、设备,还有闲得发慌的面点师,能不能为周边居民供应馒头呢?

2月3日,曹少俊所在的酒店尝试着做了多个馒头,在酒店门口摆摊,没想到,半个小时就售卖一空。

多个馒头的尝试,让正在为停业发愁的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张连仕深受启发。不仅是馒头,面条、包子、新鲜蔬菜、肉类等等,都是周边居民生活必需品,而酒店恰恰有这方面的货源及生产优势。

于是,张连仕迅速组织旗下4家酒店,联系社区,设置露天便民服务点,销售酒店生产的主食及卤肉。

看准了需求,4家酒店的主食一炮而红,供不应求,便民服务点从零开始,迅速增加到50多个。曹少俊所在的酒店,每天要做多个包子、多个馒头,用掉0多斤卤肉。

人手不够,面点师、服务员、大厨全部被发动起来,甚至连酒店副总经理都亲自上阵,做手擀面。

不仅是这些日常主食,酒店还在销售摊点看到了更多需求。

比如,有些居民想在家里做个鱼香肉丝、水煮鱼等稍为复杂点的菜,但自己不会做。于是,酒店又开发出了一些半成品菜,消费者买回家,按照说明书就可以自己做。

曹少俊的工作,也从研究牛排如何更嫩、鲍鱼如何更鲜、摆盘如何更美,变成了鱼香肉丝如何更好操作、卤肉如何更加入味。

依靠这些需求,张连仕管理下的4家酒店,在酒店餐饮普遍处于停滞状态的大环境下,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50%左右。

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一家酒店的应急之道。美团外卖数据显示,近期已有数十家高端酒店入住平台,推出盒饭、蔬菜、甜点、下午茶等商品。

意外打通线上渠道

抓住特殊需求,打破停业僵局的同时,传统的酒店管理企业线上渠道,也因为疫情期间的特殊消费场景被意外打通。

一切也都从卖馒头开始。

便民服务点方便周边居民就近购买的同时,为了方便提前预定、提一些个性化需求,酒店服务人员还通过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b/1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