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温州市部分海域发生赤潮现象,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近日发布消费警示,

提醒市民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以免发生中*。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介绍,

近段时间以来,

我市平阳、苍南海域连续发生赤潮现象,

主要是“米氏凯伦藻”等有*藻种的蔓延。

研究资料显示,

这种藻类主要具备溶血*素,

会导致机体红细胞及其他有核细胞裂解,

人体感染后患者的尿液呈酱油色,

造成肾功能衰竭。

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抽检的“米氏凯伦藻”中,

已检测出*素存在。

这种*素通过生物链会进入贻贝(淡菜)、鲍鱼、扇贝等贝壳类海产品体内,

人食用后就容易产生中*现象。

不过像蛏子、血蛤等贝类,

因生活在滩涂附近,

携带这种*素的可能性则较小。

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已要求

赤潮影响区的养殖经营单位

停止销售和贝类采捕活动,

同时提醒市民近期慎食贝壳类海产品,

等赤潮退去,

安全警报解除后再购买食用。

关于慎食贝壳类海产品的消费警示

  根据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预报,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平阳、苍南海域连续发生赤潮,赤潮生物优势种为米氏凯伦藻等有*藻种,已影响养殖海域。随着夏季气温逐步升高,赤潮发生频率增加和范围扩大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因此,为确保群众水产品食用安全,有效预防贝类*素,请赤潮影响区养殖经营单位停止销售和贝类采捕活动,同时提醒广大群众近期慎食贝壳类海产品,禁食织纹螺,一旦发现误食,出现中*症状,请尽快送诊就医。

新闻多一点

  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

  赤潮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害,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含有*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死亡。人类食用含有*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

来源:温州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oyuf.com/byfb/11401.html